(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宁 张瀚允 曹宇悦)近期正规股票配资网址,社交平台上关于“儿童CT检查”的讨论热度不减。“CT检查会增加孩子患癌风险吗?”“孩子多久做一次CT才安全?”“为什么医生让重复做检查?”……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家长,并试图寻求答案。
“儿童在正规医院接受规范的CT检查,受到辐射的剂量很低,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家长不必过度焦虑。”多位影像科专家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临床诊疗中,是否为儿童开具CT检查基于多方面因素考量,包括儿童自身的病情发展、过往检查是否满足当前诊断需求等。
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彭芸教授在审阅诊断儿童影像。王宁摄
陷入CT检查焦虑的家长
“医生,孩子一定要做CT吗?”在儿科诊室,这样的疑问经常出现。
“儿童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辐射更为敏感。如果家长对CT检查缺乏全面准确地了解,很容易感到焦虑和担忧。”武汉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蔡馥丞告诉记者。
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彭芸教授介绍,在临床上,CT检查主要应用于对儿童颅脑、胸部和骨骼系统的检查。相比需要镇静的核磁共振,CT检查成像迅速,更适合急诊评估,尤其在儿童颅脑外伤、复杂肺部感染等急重症诊断中,CT检查能提供关键的诊断依据。
针对部分家长对重复CT检查的疑虑,北京胸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侯代伦解释:“必要的重复检查是为了确保诊断准确性。”以儿童脑外伤为例,这类急症病情变化快,必须依据最新影像进行评估。由于医疗机构间设备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当既往影像质量不达标时,重新检查确有必要。此外,不同部位的CT检查具有不可替代性,比如胸部CT无法用于腹部疾病的诊断。
北京胸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侯代伦在审阅影像。王宁摄
关于儿童CT检查的安全频次,彭芸表示,临床决策需个体化评估,CT检查的频次和时间间隔没有绝对标准,医生会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检查方案,在确保诊断需求的同时严格控制辐射暴露。
从累计辐射剂量来看,彭芸提到,一次儿童胸部CT平扫的辐射剂量通常在0.3-2毫西弗,根据我国放射防护标准和相关国外标准,人体年辐射安全剂量阈值为50毫西弗。此外,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医疗辐射与癌症存在因果关系,癌症发病受基因、环境等多方面复杂因素影响。
“任何问题都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大家应对辐射剂量有科学认知。”蔡馥丞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辐射普遍存在,晒太阳、玩手机、乘飞机会有非电离辐射,常规水平的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武汉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蔡馥丞问诊患儿。受访者供图
儿童CT正向标准化、低剂量发展
如何尽可能降低儿童CT的辐射风险?彭芸提到,除了在临床操作和诊疗判断上精益求精,还要将低剂量理念深入人心。“影像科医生应有意识地实施低剂量的CT扫描方案,确保患儿在接受必要CT诊疗检查的同时,将辐射潜在风险降到最低。”
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CT诊断检查的标准和规范性正逐步完善。
2022年,彭芸组织儿科、放射科相关专家,对国内33家医院的儿童CT检查辐射剂量报告进行了调查与汇总,获得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常见临床扫描部位和检查项目上的辐射剂量分布情况。2024年正式发布国内第一版《儿童CT检查辐射剂量标准中国专家共识》,对儿童CT扫描的临床应用问题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
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的联合关注下,我国首个针对未成年群体的DRL(诊断参考水平)专项规范《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儿童诊断参考水平标准》于2025年7月1日实施。该标准明确了新生儿至15岁儿童在头颅、胸部、腹部等常见检查部位的安全辐射范围。
“儿童低剂量CT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行业标准上。从医学影像技术的角度来看,儿童CT正朝着‘低剂量、快速、高清’方向发展。”侯代伦提到,如今,单次儿童CT的辐射剂量较20年前下降了90%以上,随着医疗影像云平台的发展,未来有望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共享,进一步减少重复检查。
彭芸也表示,目前儿童CT的剂量调整主要基于年龄和部位。未来随着技术发展和AI算法在剂量优化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儿童CT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更为精准的个体化扫描方案。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130—2020https://www.nhc.gov.cn/cmsresources/zwgkzt/wsbz/fsxjbzdbz/fsb/097.pdf2.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2017 版妊娠及哺乳期影像诊断指南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how_article.do?id=4d87f1c00150a5563.关于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儿童诊断参考水平标准》的通告 http://www.nhc.gov.cn/fzs/s7852d/202503/b3e5a3a1683c4abda990c8f86765de30.shtml
金富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